作为天海集团的技术型管理人才,马良已经扎根集团汽车零部件研发一线20年。20年来,马良一路精修内功,从初出茅庐成长为行家里手,先后获得鹤壁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“鹤聚才千人计划”之“鹤壁工匠”百人计划、鹤壁工匠、鹤壁市总工会“工匠培训中心”工匠讲师等荣誉称号。
“许多人会高估自己一年内能做到的事,却会低估未来三五年可能会做成的事。”马良十分赞赏这句话。马良认为,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总想着一年内就做成许多事情,其实这是不可能的,“但连续几年脚踏实地,就有可能做成几件事。”
对马良而言,调整心态、把握自己、坚持学习、勤奋工作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,做任何事情都会成功。这也是一直以来他对自己的要求。
2004年,从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毕业后,马良就进入河南鹤壁天海集团担任工程师,从此开启了汽车零部件的研究生涯。
“刚工作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,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理论为主,工作后发现很缺乏实操技能。”马良说,在学校的时候自己成绩还算不错,没想到在工作中常常一头雾水、处处碰壁。
鹤壁天海环球电器有限公司工程师、二级技师马良在无菌车间查看机器配件情况。王威 摄
正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神风貌和饱满的工作热情,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,马良先后被评为集团级“优秀员工”“创新标兵”“精英技术人才”“天海集团技能大师”,并获得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“双师型”教师、“鹤壁市五一劳动奖章”、鹤壁总工会“工匠培训中心”工匠讲师、“天海集团资深技术专家”等荣誉。
“线束就是汽车的‘神经中枢’,只有电线束的质量更加结实耐用,汽车才能够更加安全地运行。”马良说。
在天海集团的线束生产车间,一盘盘电线在电动马达的牵引下,经过全自动下线压接机进行校直、下线、剥头、穿密封栓、压接等工序,变成了一条条线束,整个过程只需一个人操作电脑即可完成。
“按照设计标准,1台自动化线束加工设备1个小时可生产线束2500余条。”马良说,以前生产线束全部靠人工,生产2500多条线束需要6到10个人完成。现在生产车间不仅有智能双线绞合加工中心、智能多线加工中心等智能化自动化设备,还有自动化物料车来回穿梭于各个工序之间传送物料,“制造工艺的智能化改造,让生产效率提升20%,产品合格率达100%。”
“中国市场现已成为全球线束行业的增长发动机,线束行业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。”马良坦言,如何提高自动化生产和机械制造的比例,而不是在劳动力生产模式上打转,已经是线束加工业新的议题。
创新攻关,脚步不停。近年来,马良累计完成创新项目100余项、国家专利授权26项,先后带领创新团队研发出高压全自动生产线&AI智能操作评估系统,填补了行业空白,成为汽车线束行业首创;引入影像检测、真空除尘、行程监控、压力监控等多种先进技术,成为目前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产线,率先在行业内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共56个集成工站合一的全流程自动,技术性能达到世界一流。
“只有认真才可以把事情做对,只有用心才可以把事情做好。”马良始终坚信。
一枝独秀不是春。在不断打磨自身技术的同时,马良还努力做好“传帮带”工作,希望能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线束技师,将精湛的线束技能传承下去。
2016年,天海集团成立马良创新工作室。自工作室成立以来,马良积极参与和组织技能培训活动,从理论知识、生产经验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进行“传帮带”。近三年来,累计带徒22人,培训职工近2000人次。“鹤壁天海环球电器有限公司马良创新工作室”被评为鹤壁市总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。
与此同时,马良积极参与班组建设工作,不断优化工作衔接流程,简化沟通环节,明确信息传递路径,降低信息多向、重复传递的信息偏差;加强班组成员实际操作能力,切实提高班组成员的业务素质。此外,加强班组文化教育,注重民主,互相帮助,互相学习,认真学习感恩、忠诚、奉献、进取精神,争创和谐班组,不断增强班组的组织力、凝聚力和向心力。
来源:中工网